5月22日,首届吴越文化节落下帷幕。
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你去临安苕溪两岸的“吴越风情秀”现场打卡了吗?这场国风盛宴,不仅重现了吴越国“满堂花醉三千客”的繁华盛景,也让大家看到了“不一样”的《钱氏家训》。
取材于《钱氏家训》的微电影《一封家书》,它的故事画面和旁白,一直在众人的脑海中萦绕。
看过,或许你更能感受到《钱氏家训》的魅力和力量。
微电影《一封家书》
全新的视觉传达
感受不一样的《钱氏家训》
自古以来,无数名门望族由盛转衰,不过几代人。
有一个家族却打破了这个“历史魔咒”——吴越钱氏家族,绵延千年,人才辈出。
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你去临安苕溪两岸的“吴越风情秀”现场打卡了吗?“吴越风情秀”是首届吴越文化节的五大活动之一。这场国风盛宴,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临安最有底蕴的文化,不仅重现了吴越国“满堂花醉三千客”的繁华盛景,也让大家看到了“不一样”的《钱氏家训》。
在高陆亭广场,以《钱氏家训》为主题的“一封家书互动影像展”,营造了一个互动艺术空间。百余米钱氏家训文字帷幔、融入家国情怀的同心圆主题造型、尽显汉字之美的字林艺术装置,将《钱氏家训》进行了全新的视觉传达。
“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,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……”在这里,聆听家风,凝视家训,触摸家书。
如此新颖的展现形式,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前来打卡,“这样的展现形式更具可看性,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,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粒好家风的种子。”一位带着孩子前来的市民说道。
微电影《一封家书》
家训,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
“记忆中的那个下午,母亲一言不发,没有等来她的责骂,只是递给我一本家训,让我一字一句抄写。我曾以为,那是一种惩罚。直到18岁那年,我才感受到母亲的良苦用心……”
轻缓的音乐,将众人吸引到“一封家书互动影像展”的中间,这里正在播放微电影《一封家书》。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是《钱氏家训》的核心价值观,它“润物细无声”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钱氏后人。这部取材于《钱氏家训》的微电影《一封家书》,用四个故事、回忆录的形式,讲述了一个临安普通百姓的人生历程。
儿时犯错时,母亲的“责罚”是让他抄写家书:曾子之三省勿忘,程子之四箴宜佩;十八岁考上大学离家远行,临别时父亲递给了他一个信封,是他一笔一划抄写的家训……
从参军、参加汶川地震救援、结婚生子,从“小家”到“大家”,在主人公人生成长的重要节点上,与家训密不可分,家训是一种精神,流淌在家族的血液中,家训是一种传承,在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中。
主人公始终铭记儿时被罚抄家训时,母亲说的那句话:家训,就是为我们指路的那盏灯。
家训,伴随着成长与成功,见证了家庭的幸福,也见证了家族的发展历程,更见证了临安的繁荣昌盛。《钱氏家训》,早已融入临安人的血液,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力量。